欧盟委员会4日决定,将从6月6日到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此后税率将升至47.6%。
大约晚间10点左右,英利、天合光能、阿特斯、中电电气等国内光伏龙头企业都收到了这个不太乐观的消息。他们已经对这样的结果有所预期。
“接下来的2个月是关键,需要企业参与到协商中进行博弈和谈判。”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对腾讯财经说到。阿特斯去年销售额为13亿亦纷纷转型光伏制造,包括浪莎集团、波司登、三星等都先后宣布进军光伏行业,一哄而上的盲目扩张导致行业出现明显的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
河北省英利集团**技术官宋登元此前指出,我国光伏行业的相关标准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只要有钱就可以做光伏,导致很多其他行业的投资者一窝蜂地涌入光伏行业,成为产能急剧扩张的重要推手。
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战也在恶性循环。早在2011年底,国内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报价由0.8~0.85欧元/瓦将至2012年初的0.7~0.8欧元/瓦;欧洲地区的竞争对手亦下调价格,由1.0~1.07欧元/瓦降至0.8~0.9欧元/瓦。
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光伏市场随之萎缩,为了保住欧美市场的中国企业降价越演越烈,在���期而至的倒闭潮中,欧美光伏企业不约而同地将责难抛向中国企业。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甚至感慨地说:“无锡尚德是被众多中小企业的恶性价格战打垮的,中国光伏产业*可悲之处在于此。”
即便是美国对使用中国产晶硅电池组件征收双反税的时候,我国光伏组件企业仍没有停止在欧美市场打恶性价格战,一些中小企业的组件从0.8美元瓦,降至0.65美元瓦。
此外,对于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也是制约中国光伏产业良性发展的瓶颈。数据显示,欧美市场占到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80%以上。相对于美国来说,欧盟的市场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来说份量就更重。
对此,瞿晓铧认为,继续做好市场多元化的战略是关键。此前,阿特斯已经开始逐步降低欧洲市场的依赖度。去年阿特斯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下降至40%,今年已降到20%,目前主要市场集中在亚太地区,已经占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