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出海越来越成为一家中国公司核心战略时,如何征战全球市场就成为一个极其专业的话题。在全球化的演变中,已有不少中国品牌站立潮头。鉴于此,硬氪特推出「Insight全球」专栏,从品牌成长与变迁,探索中国品牌出海的前沿方向与时代契机,为出海玩家与行业提供思考与启发。
这是我们专栏第26期——摩方精密科技,这是全球唯一能将3D打印精度精确到2微米、兼具超高公差控制能力、实现工业化应用的企业,也是为数不多的将精密加工设备出口到日本的初创企业。硬氪同摩方精密联合创始人兼CTO聊了聊——在世界半导体知名公司工作过多年的他,进入3D打印行业,如何快速带领摩方精密前进?
在摩方精密附近宿舍住了四个月后,担任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的他交付了第一代3D打印设备,这代设备让公司在当年就实现超过2000万元的销售额,也让公司由此走入国内3D打印行业的“无人区”——微纳3D打印。
传统3D打印的工作原理多是“分层制造”,层与层之间的精度受限,使得3D打印机难以制造高精度器件。微纳3D打印解决超高精度问题,下游应用极其广泛。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通常在60到90微米之间,而在工业与科研领域,常需要使用比头发丝更细的微型精密器件,精确到10微米、2微米......
它出现在我们看不见的领域,例如细胞或类器官培养芯片、青光眼治疗钉、质谱仪雾化器配件.....;抑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超薄手机相机、车载相机、用于美白修复牙齿的牙齿贴面......这些微纳3D打印都能制造。
入局微纳3D打印领域的摩方精密,在近两年顺利融资4.7亿元、估值超30亿。截至2023年11月,摩方精密已与全球35个国家,近2000家科研机构以及工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其中既有强生、GE医疗等在内的全球前10医疗器械企业,也有全球前10的精密连接器企业。国内与海外业务比重大致相当。
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摩方精密经历过3D打印的泡沫覆灭期,进入的又是在当时十分空白的市场领域。而且,单台设备10万美金的起步价格,也能“劝退”不少企业。
多年以来,中国3D打印机在海外虽是遍地开花,但多以消费级3D打印机为主,设备单价2000元以下。
昂贵的工业级3D打印机想要卖到海外,面临不小的困难。“中国制造”在这时往往不是利刃而是钝刀。
摩方精密日本及终端事业部总监陆俊辉,在刚开始拓展第一位日本客户时,先是历经半年的等待,关系反复绕叠才见到客户第一面;此后在长达两年时间里,借着大量零部件制作订单,对设备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测试,最终这位客户才决定引进摩方的打印系统。
硬氪了解到,中国长期大量从日本进口精密加工设备,但鲜有能将原创的精密加工设备逆向出口到日本的案例。而摩方精密也是全球唯一能够将3D打印精度精确到2微米、兼具超高公差控制能力、实现工业化应用的企业。
研发产品初期,摩方精密想要找到存在市场空白的产品。“当时有很多3D打印企业,(所以)我们不想走‘拿来-低价-走量’的老路,我们想创新。”夏春光说。
3D 打印设备可分为桌面级打印机(也称为“消费级”)和工业级打印机。近年来随着国外桌面级打印机相关专利保护到期,技术壁垒下降,国内桌面级打印机厂家数量急剧增长,新进企业增多,竞争愈发激烈。相比之下,工业级打印机技术壁垒高,资本投入大,一直以来发展都较为缓慢。
并且,3D 打印技术发展至今,由于其各主要工艺及技术因具备不同的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消费及电子产品等领域都具备独特技术加之和发展空间,形成多种技术路线共存的局面。
摩方精密瞄准的是1-30微米这一精度区间空白,采用原创的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具有2微米和10微米精度的微米级精密3D打印设备。
硬氪了解到,从1微米到20微米的打印机工作范围来看,摩方精密在全球呈垄断态势。25微米、50微米以上,全球有很多的企业在做,但摩方精密可同时做到极限2微米打印系统,且兼具工业水准的加工公差控制能力。
敢于瞄准市场空白开发产品,跟夏春光在半导体公司工作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半导体产品的设计对为精密部件有很大需求,这类部件传统注塑方法常常难以制造。
“各种部件在设计加工过程中都用到图纸,而每一张机械图纸中的尺寸都是带有公差要求的,公差就是加工尺寸的准确度。因为大部分部件是要组装使用的,加工尺寸不准,影响器件组装,甚至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特别是精密部件,尺寸公差要求都是小于±25微米。而市场上几乎所有3D打印机所能提供的公差,一般都大于±100微米。”
摩方精密能够在保持微米级精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厘米级的加工尺寸,也就是所谓的“跨尺度”加工能力,在摩方之前,没有企业有这种能力。这对于工业界有很大的吸引力。
工业领域的传统制样方法是模具注塑或机械加工。由于模具成本高,制作周期长,而机械加工也需要前期复杂的刀具路径编程,两种方法初期投入成本高、周期长;在产品的研发迭代过程中,制作模具或编程的过程还需要伴随着设计优化而不断重复,成为研发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导致研发周期非常长。
在夏春光看来,3D打印可以是传统模具注塑或机械加工工艺的重要补充,尤其在小批量生产领域有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上的优势。过去传统加工方法制造微小零件,常常是部分制造,再通过粘合焊接、内螺纹联接等方式进行组装。而今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系统的小型、微型和复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加工方法不再适用,也限制了产品的设计和功能。精密3D打印就变得不可替代,它可以免模具、免编程,“一体成型”具有复杂构型的产品。
硬氪了解,已经有生产靶向药物的厂家,利用摩方设备打印特殊的点阵结构,在其上培养特定细胞,从而测试药物。多数情况下,由于涉及商业机密,摩方精密无法了解客户打印的零件最重要应用在哪些产品。不过,短短数年,有近2000家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的客户都间接证明其微纳3D打印机的应用潜力。
诚然,人类无限的聪明才智,能让技术跃升一个又一个阶梯。只是,解决真问题与真需求永远是“问题”。
在研发微纳3D打印技术之前,摩方精密曾做过一段时间新材料的研发生产,此路并不顺利。从研发第一代微纳3D打印设备开始,摩方精密看准的即是——工业行业对于增材制造的特殊需求,这条路目前捋顺了。
日本市场对企业技术壁垒要求高,加之对产品要求十分严苛,让不少中国企业望而却步。出海日本的企业,不少是消费类美妆品牌或是国产手游,先进制造类企业少之又少。
在日本展览会上,陆俊辉发现不少日本企业对摩方精密打印的精密器件很感兴趣。但当了解摩方精密是家中国初创企业,产品也是以前没见过的,不知道实际质量如何,于是就选择放弃继续联系。
“日本的企业通常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想第一个尝试新技术。当时甚至有企业派人来考察公司,后续就没有动静。要把一项全新的技术引进早已成熟的工艺流程中,本身就不容易,对于日本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内部流程已经非常成熟的大企业,就更加难了。”陆俊辉说。
为了打开日本的市场,摩方精密急需一个有代表性的标杆客户。达成合作的契机很是机缘巧合。日本某大型银行在深圳的一位实习生上门拓展开户业务,遇到陆俊辉,陆俊辉随口聊起在日本拓展市场不顺利的事。这位实习生听后转达给公司,信息层层上移,最终,该银行的高层领导出面联系了摩方目标客户的高层领导,在高层领导的推动下,陆俊辉终于有机会与该日企的人员现场交流。
“当时距离展会已经过去半年了,但是见面的时候,我看到对方手里拿着的宣传册是我之前展会上发的,他们一直有关注我们,并且确实有需求,但由于地理、语言、商务习惯和流程等种种原因,没有办法开展合作。”
从首个日本客户开始,摩方精密逐渐打开日本市场。其中,作为世界领先的精密连接件制造厂商广濑电机也是其重要客户之一。
广濑电机生产的电子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车载设备、工业设备等领域。在电子电路产品需要变得更小、更精密的当下,广濑电机这类连接器制造商也普遍需要研究尖端制造技术,随时应对产品标准和性能的转变。
广濑电机的尖端制造研究部负责人曾对日本媒体表示,“摩方精密是唯一能够满足我们在处理每个细节模型方面的要求设备。我引入的决定性因素是它使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
陆俊辉遇到过客户发现设备无法开机,潜意识认为是国产产品质量差的投诉,当时公司曾专门派工程师飞去日本解决,结果发现是电源线未接入电源;也遇到过客户认为HDMI线和USB线不能同接入口严丝合缝地对齐是质量问题的情况(正常情况是要保留一定的缝隙),最终出具专门的质量承诺书,才获得客户谅解。
夏春光也告诉硬氪:“日本客户非常重视细节和质量。对于他们抱怨的问题,我们会针对性地改进产品。比如他们会抱怨手动调整打印平台的平面度非常麻烦,于是我们就开发了程序自动调整的解决方案,大大地优化了客户的使用体验。”
“我们对工程师有要求。客户有问题,一小时内必须回复,四小时内必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我们会派人现场解决。虽然我们是家初创企业,但设备的安装、测试、日常维保,我们都会不断完善体系。”夏春光说。
摩方精密的下一步也十分明确。为了能够实现更大的增长,公司将不止于售卖终端设备、提供打印服务,也计划销售3D打印能够生产的产品。
最新例子是“牙齿贴面”产品的应用。牙齿贴面是一种牙齿美白修复技术,会在缺损或颜色较重牙齿上贴和正常牙齿颜色相近的贴片。
传统工艺牙齿贴片厚度在400微米以上,由于贴片过厚,需要对用户磨牙,有着影响牙神经的风险。摩方精密可制作出最低厚度达40微米的牙齿贴面产品,让患者不磨牙、少磨牙,更大程度地保留牙釉质。
在摩方精密的工厂里,灯管的氤氲中,数台打印设备正在打印着其“牙齿贴面”产品。这是下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