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市场监管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总关于邮政快递业重要指示批示和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局和省局党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筑牢‘三基’强监管、‘七大行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提升邮政市场监管工作能力和水平,稳增长、强监管、优服务、保畅通,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高效能治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深化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加快贯通县乡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巩固行政村快递服务基本全覆盖成果,按照“建设规范、运营良好、管理有力、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农村末端网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稳定运营500个村级综合服务站点,新建20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新建8条客货邮线个村级综合服务示范站点。实施金寨县级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示范引领工程,做强、新建、改造4个县级寄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
落实“5325”工程实施方案,推进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培育深度融合项目,积极申报快递服务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典型项目和试点先行区。引导快递企业发展供应链管理等业务,推动快递功能进园区、入厂区,形成更加匹配制造业企业需求的综合服务能力。
招大引强,突出长三角一体化物流园区枢纽及各县区共配中心建设成果,优化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进一步畅通农村生产、消费循环,更好满足农村生产生活需求,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助力全市乡村全面振兴。
.全面落实市场准入措施。加强许可实地核查能力建设,细化实化线上申报数据的现场验真功能。强化安全准入审查,严格经营性自建房用于快递业营业场所和处理场所的审批监管及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组织开展新许可快递企业安全专项检查,严格执行准入环节安全要求。做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电子证照签发,实现全覆盖。
.持续强化快递市场秩序整顿。开展未经许可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等问题集中整治。组织开展委托执法协作,签订委托执法协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有效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推进快递“刷单”、非法寄递国家机关公文等问题治理,开展快件处理场所合规运营和备案分支机构工商登记情况专项检查。针对用户申诉、社会舆情、群众举报等渠道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核查处置。重点治理未按约定方式投递、农村快递服务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做好邮政用品用具市场和集邮市场监管工作,依法查处制售伪造变造邮资凭证等违法违规行为。
.进一步改善快递服务质效。配合省局推进“绿盾”(二期)项目建设。抓好快递服务质量提升工程,聚焦未按约定方式投递、快件丢失损毁、服务理赔机制不畅、客服体验不高等问题,综合运用满意度调查、时限测试、申诉处理、消费引导提示、行政处罚以及典型案例曝光等措施进行有效规范,提升快递服务质量整体水平。
.努力提升市场监管执法水平。围绕提升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规范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落实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等方面,常态化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并通过跨区互查、案卷评审、以老带新等方式,多种渠道提升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
.不断夯实行业安全基础。推进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开展“四不”问题整治和“传送带堵缝、人车分流”整治回头看。开展落实“三项制度”专项整治,优化完善寄递实名信息系统,推行协议用户经办人实名登记制度,着力解决企业实名系统不校验、协议用户滥用等问题。维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建立健全邮政管理、公安、网信部门常态化协作机制,巩固深化邮政快递领域个人信息安全治理专项行动成果,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净化寄递安全环境,贯彻落实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做好寄递渠道反恐禁毒、“扫黄打非”、打击侵权假冒、野生动植物保护、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药品限寄管理、危险化学品禁寄管理等专项工作。扎实开展平安寄递专项行动。
.持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坚持抓早、抓小,将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做好行业运行监测预警,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实时关注快递末端网点和快递员群体状况,坚决维护行业稳定。深化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持续推进应急预案建设,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提升企业及从业人员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完成重大活动、重要时段寄递安全服务保障工作。
0.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稳步贯彻实施国家邮政局“9218”工程,确保我市实现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率达到92%、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达200万件、全市分拨中心和营业网点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100%全覆盖、回收复用瓦楞纸箱达200万个的目标任务。继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绿色网点、绿色分拨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强化行业生态环保联合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深化绿色快递宣传,结合“生态环境日”“世界邮政日”等重点时段,继续举办绿色快递“五进”和“绿色快递,你我同行”等主题宣传活动。
1.切实保障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摸清行业一线从业人员劳动合同签订底数,督促企业依法与快递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保障快递员基本劳动权益。继续推广快递企业末端派费核算指引,督促企业落实派费调整承诺。引导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畅通快递员表达渠道,督促企业完善机制,推动设立快递员投诉申辩受理、心理疏导专线.
配合开展加盟制企业经营状况监测。按照不增加企业负担、不涉及企业经营、不影响行业稳定原则,配合省局组织开展先行试点,企业通过对部分快递企业服务质量、操作规范、经营考核、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总部罚款情况进行固定监测,实时掌握快递末端网点运营压力,为行业监管提供信息支撑。13.加大企业品牌统一管理力度。
按照省局制定的快递企业安徽区域总部品牌统一管理办法,对本品牌市内企业、分支机构、末端网点出现服务质量、安全保障、生态环保、快递员权益保障等突出问题的,反馈省局,督促企业省区总部履行区域总部品牌统一管理责任。严格落实综合监管措施,依法采取通报、约谈、监管提示和执法检查等方式督促企业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开展行政处罚,并实施“一案双查”。
2023年全市邮政快递业安全和应急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邮政局关于安全生产和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局党组“一位五点”要求,坚持总体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格执法监管、坚持科技兴安、强化本质安全、筑牢安全底线,持续推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切实抓好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集中治理寄递安全“三项制度”执行不到位突出问题,压紧压实各方安全责任,着力防控重大安全风险,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效能,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和影响恶劣的寄递安全事件,坚决维护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态势,为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新贡献。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安全生产重要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学习习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作为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持续推进落实《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若干措施》,将安全生产列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着力提高邮政管理部门各级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
,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3.推动落实属地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各地安委会、寄递渠道安全管理领导组
1次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地方财政对重大活动寄递安保、行业安全设施设备保障、突发应急事件处置等经费支持。(行业管理科、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4.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发挥邮政快递业安全生产协调领导机制作用。督促指导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实际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谁的资质谁负责、谁的品牌谁负责,督促企业区域总部严格落实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责任,强化全网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安全管理,加强对分支机构、加盟企业、末端网点以及各类邮件快件处理场所、营业场所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行业管理科、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三、狠抓行业安全和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5.突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积极配合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门,督促企业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严防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督促企业强化行业消防安全整治,严查严控仓储库房和
“多合一”场所火灾隐患,整治消防设施设备不合规、消防“生命通道”不畅通等问题,严格动火作业和用电安全,切实规范一线揽投人员末端充电用电行为;杜绝违规设置储油储气设施,禁止违规使用油罐车流动加油;严格干线运输车辆消防安全管理,防范车辆起火、邮件快件失火损毁等事故;定期开展消防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行业管理科、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6.着力防范化解交通、建筑领域重大安全风险。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应急管理、交通管理、公安交管、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规定要求,落实交通、住房城乡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防范措施,严防重大事故发生。督促企业集中整治交通安全重大隐患,严禁“三超一疲劳”、非法改装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校园、商圈、社区等人流密集公共区域车辆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深入排查整治车辆以及驾驶员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督促企业坚决消除建筑安全重大风险隐患,紧盯邮件快件处理场所、仓储场地、营业场所、集中办公场所和员工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深入排查整治建设(含改扩建)使用临时建筑物、租赁经营性自建房、简易用房等,以及位于暴雨等恶劣天气频发、地质灾害易发地等建筑隐患。(行业管理科、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
7.切实防范作业场地亡人事故发生。督促企业落实行业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和邮件快件处理场所安全管理规范化硬规定。对作业场地完成“四个全覆盖、五个必须、六个严禁”情况进行全面“回头看”检查,深入排查整治作业场地传送带有缝未堵、未按规定设置人车分流装置和人员车辆违章穿行等问题隐患,持续纠治设备设施不达标、现场管理不到位、发式着装不规范、作业操作不合规“四不”问题,坚决防范作业场地车辆辗轧、机械伤害事故发生。(行业管理科、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
8.开展寄递安全“三项制度”专项整治。规范寄递协议用户安全管理,着力解决企业实名系统不校验、协议用户滥用等问题。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制度,紧盯实名收寄关键环节,抓实过机安检责任落实,严厉打击“实名不实”“过而不检”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寄递物品禁限寄管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违禁物品辨识能力专业培训,加强安检员技术培训。(行业管理科、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
“绿盾”工程(二期)申报和建设。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执行《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要求》,加强寄递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规范邮政快递与电子商务数据互联共享。强化与公安、网信等部门协作,加强寄递领域个人信息安全治理,严防企业违规使用数据,严厉打击不法分子侵犯用户个人信息违法犯罪。加强虚拟安全号码、隐私面单等应用,提升个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行业管理科、办公室、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10.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推进邮政快递业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行业运行监测预警,做好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和信息报告工作,提升自然灾害、事故案件、经营异常、负面舆情等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组织开展安全和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加强应急演练,督促指导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启动行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行业管理科、
11.切实维护行业稳定。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行业维稳应急处置“四个一”(一个指挥,一个统筹,一个协调,一个保障)
工作要求,积极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妥善应对处置加盟纠纷、主体重组、企业转型、市场价战等行业涉稳事件,有效管控涉稳风险。强化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督促企业做好员工社会保险缴纳、职业健康防护等工作,切实维护快递末端网络稳定。(行业管理科、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12.持续抓好行业疫情防控。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要求,紧跟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及时优化调整行业疫情防控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对行业运行的影响。(行业管理科、办公室、
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13.坚决完成重大活动寄递安保任务。按照国家邮政局决策部署,与公安等部门密切沟通协作,组织做好全国“”、成都世界大会、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寄递安保工作。(行业管理科、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
实施方案,完善寄递安全联合监管机制。(行业管理科、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15.构建安全生产“群防群治”新格局。推动在基层营业网点设立专兼职平安员,加大平安员举报违法犯罪奖励力度,切实把行业平安员队伍打造成平安中国建设的新生力量。指导各企业开展一线从业人员查找身边隐患活动,着力提升基层一线人员防范禁寄物品、杜绝违章冒险作业的安全意识。统筹做好寄递渠道涉枪涉爆、涉毒涉危、涉黄涉非及打击侵权假冒、野生动植物保护、“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实施查、堵、截、控,不断净化寄递安全环境。(行业管理科、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
16.强化科技兴安。深入推进视频联网、安检机联网“两联”应用,提升应用系统登录率、安检机联网开机率、视频联网在线率、执法案件线上办理率。指导企业积极应用车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大力推进智能安检系统、安检机联网系统等技术成果应用,依托科技手段提升过机安检、收寄验视质效。继续推进应急指挥、安全预警系统应用。(行业管理科、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
17.加强安全生产宣贯培训。指导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加强行业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月”“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等主题活动。督促企业抓实抓细包括各类灵活用工、外包人员在内的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技能。(行业管理科、办公室、
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18.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针对全国“”、重大节日、业务旺季、岁末年初以及行业内外发生重大典型事故事件等重点时段,充分运用视频巡查、“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等方式,组织力量深入基层严督细查,提高督导检查质效,确保问题隐患整改到位。深化平安寄递建设,扎实开展平安寄递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寄递渠道安全隐患。巩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聚焦防范重大安全风险和作业场地安全隐患等重点开展执法检查,加大部门间协同配合,将行业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坚决查处并依法曝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确保全年行业安全平稳运行。(行业管理科、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
邮政快递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邮政局关于行业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遵循“禁、限、减、循、降”治理路径,以邮件快件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无害化作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切入点与突破口,综合施策,协同共治,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完善法规标准体系,推进监管方式改革。按照国家邮政局《邮政业用品用具监管方式改革工作方案》要求,及时上报
二、加强法规标准宣贯,提升绿色发展意识。以宣贯《六安市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工作方案》为重点,继续在全市
“五进”活动。加强环保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寄递企业进一步学习贯彻《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固废法》、《快递封装用品国家标准》、《邮件快件包装行业标准》等法律法规,围绕包装选用、包装操作、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四个方面深入进行解读。(行业管理科、办公室按职责分工负责,市快递协会参与,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负责落实)三、强化快递包装治理,推进绿色包装认证。督促指导寄递企业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末端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优化物品包装,减少包装物的使用。大力推广生产耗能低、可自然降解、再生循环利用率高的包装产品。督促寄递企业健全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加大绿色资金投入力度。开展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确定省内认证机构,推进认证结果采信,提升行业应用比例,并纳入行业生态环保信息报告和评价内容。推动寄递企业与上游电商、生产商合作,推广电商快件原装直发,实现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率达到92
%以上。按省局要求指导各新区邮政监管机构对辖区内寄递企业进行包装操作备案。督促寄递企业书面告知协议客户其自备包装物应符合国家关于限制过度包装的规定,实现存量协议客户书面告知基本全覆盖。加强末端网点分拣、投递工作流程和封装操作规范管理,避免抛扔、踩踏等违规操作行为,防止包装物破损。督促寄递企业编印行业生态环保挂图、宣传画,制作包装操作视频或手册等,下发至一线网点张贴使用。(行业管理科牵头,市快递协会参与,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和各寄递企业负责落实)四、提升循环复用比例,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强化与发展改革、商务部门沟通,指导寄递企业开展可循环包装规模化应用,提高循环包装应用比例,2023年实现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达200
万件。督促寄递企业在营业网点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2023年底实现全市分拨中心、营业网点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100%全覆盖,开展快递包装纸箱集中回收,适度提升复用比例,推进可回收物的规范化、洁净化回收;不断拓宽回收渠道,实现回收复用瓦楞纸箱达200万个。积极参与地方政府部门组织的相关试点工作,扩大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动力车辆使用规模,2023年寄递企业新增车辆中新能源车辆占比不低于80%。鼓励企业对邮件快件节能降碳运输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甩挂运输、优化调度、科学配载、优化线路减少能耗。鼓励企业扩大铁路运输邮件快件范围,提升邮件快件航空运输效能。(行业管理科牵头,市快递协会参与,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和各寄递企业负责落实)五、推进设施绿色运营,实现行业低碳排放。开展绿色低碳园区创建,指导寄递企业加快场地、网点、线路全网融通,优化枢纽布局,提高利用率。鼓励寄递企业加快原有设施绿色升级改造和新增基础设施绿色建设,铺设光伏设施。积极开展绿色分拨中心、绿色网点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邮政局《关于推动邮政快递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意见》。强化“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落实地方政府相关部署,体系化推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业管理科牵头,市快递协会参与,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和各寄递企业负责落实)
六、不断强化政策供给,深化专项治理工作。推动地方政府加大邮政快递业生态环保及污染防治属地责任落实力度,实现县
级政府政策支持覆盖比例达到50%。(办公室、行业管理科负责,市快递协会参与,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和各寄递企业负责落实)贯彻实施《固废法》,坚持无害化原则,禁止使用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的邮件快件包装。督促寄递企业落实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报告制度,加大可循环包装等环保替代产品应用比例;提高低克重、高强度快递包装箱和免胶箱的使用比例,降低快递包装塑料使用强度,引导使用简约包装,一体化推进行业塑料污染治理。按照责任分工抓好邮政快递领域过度包装治理工作。将电商快件原装直发情况纳入邮政快递行业信息报告要点,健全数据台账。(行业管理科牵头,市快递协会参与,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和各寄递企业负责落实)七、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加大依法监管力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邮政管理系统和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确保国家邮政局关于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聚焦快递包装“四化”,开展邮件快件过度包装治理“回头看”和塑料污染专项治理。加大“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力度,组织实地抽查,压实“两个责任”。进一步落实信息报告、生态环保评价、包装操作备案等工作制度。加强数据审核,逐级复核企业信息数据,强化信息数据时效性、真实性、实用性。推动建立快递包装绿色治理违法违规典型案例、邮政业用品用具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曝光工作机制。加强与代表、政协委员沟通,做好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凝聚力量推进行业绿色发展。(行业管理科、办公室分工负责
,市快递协会参与,各县区邮政监管机构和各寄递企业负责落实)八、推动社会协同共治,营造良好氛围。加强部门协作,明确相关部门生态环保管理职责。与发展改革、商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住房建设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查处,确保行业绿色规范有序运行。积极发挥协会作用,搭建寄递企业交流平台,推广应用绿色包装。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用合作,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绿色包装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应用。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组织寄递企业通过悬挂宣传条幅、播放滚动电子屏、向客户介绍可循环快递箱等方式,广泛宣传邮政快递行业绿色用邮理念,引导消费者提升环保意识,践行绿色低碳寄递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寄递,人人有为”的良好氛围。在全国节能宣传周、“双十一”活动等时点,将包装减量化、塑料污染治理、可循环包装应用等作为重点工作,加强与关联部门和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联动宣传,及时报道行业治理新举措新成效,树立理性、积极的导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办公室、行业管理科、